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意见》明确,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其中,在加强废旧电池循环利用方面《意见》提出: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组织开展生产者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建立健全动力电池生态设计、碳足迹核算等标准体系;推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质量认证;开展清理废旧动力电池“作坊式回收”联合专项检查行动;研究旧动力电池进口管理政策。根据相关规定,当动力电池的容量低于初始容量的80%,便不再适用于电动汽车等高需求电池领域。因此,动力电池销量的持续增长也导致废旧动力电池量的不断增加,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已经驶入快车道。市场端,各方企业纷纷竞逐这一蓝海市场,动力电池回收项目接连上马。目前,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动力电池企业,以及格林美、中伟股份、旺能环境、光华科技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均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布局。今年开年至今,便有卓奥锂业、新荣昌新能源、东风鸿泰、广东金晟、辕鑫循环等多家企业的电池回收项目迎来进展。政策端,近两年也在持续关注电池回收,不断引导产业链规范发展。
目前,工信部共发布了五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共有156家企业入围。同时,工信部还公示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成为加大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助力。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链的规范将大大提高回收企业的积极性,打造良性循环的产业,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环保效率,实现产业链绿色循环发展。来源:电池工业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回收利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回收利用网)”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13126904348 邮箱:dchslm201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