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锂盐、锂矿价格大幅下跌,企业净利润下滑。2024年市场过剩格局延续,锂价未见涨势,锂企的“暴利时代”也基本宣告结束。
4月29日,赣锋锂业发布一季度业绩公告。
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约50.58亿元,同比减少46.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4.39亿。
另外,天齐锂业也于上周披露了一季度业绩预告。
2024年第一季度天齐锂业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43亿元至-36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两家企业今年一季度预计合计亏损超40亿元,甚至接近50亿元。
两大“锂王”双双亏损
纵观财报,赣锋锂业与天齐锂业业绩“变脸”是自去年四季度开始。
2023年前三季度,赣锋锂业实现营业收入256.8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60.10亿元;天齐锂业实现营收333.9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80.99亿元。
虽然业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依然收获了数十亿元净利润。直至2023年第四季度,两家企业利润纷纷转负。

锂矿强势态度改变
今年年初,Core Lithium、IGO、Galaxy等澳洲矿企此前纷纷宣布降低产量,涉及项目包括Finniss、Mt Cattlin乃至全球最大锂矿山Greenbushes。
数据显示,澳洲锂辉石精矿的价格在过去一年里下跌了85%以上,其中第四季度就下跌了50%,价格大幅下跌是锂矿停产减产主因。
随后,IGO还宣布调整Greenbushes生产的锂精矿的长协包销定价模式,由此前的采用上一个季度的锂盐均价(Q-1)结算更改为采用发货月上一月的锂盐均价(M-1)来结算。
澳洲矿山一直是全球锂矿的主要来源,预计随着澳矿季报的披露,澳矿企业的决策或将重新定义市场对2024年碳酸锂价格底部的预期。
不过本轮锂矿减产、调价显然并没有改变市场现状,供大于求是格局依旧延续了下来。
供给侧,此前大量新建锂矿项目的陆续投放,澳洲、南美、非洲及国内的新增项目相继投产爬坡,供应进一步大幅增加。
作为锂矿供给增量的主力军,年初的停产减产并未对供给造成较大影响,预计2024年澳洲锂精矿合计新增85万吨产能,供应将达到46.2万吨LCE。
需求侧,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新能源市场增速放缓。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
来源:电池工业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回收利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回收利用网)”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13126904348 邮箱:dchslm201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