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退出
logo
主页 > 资讯 贵州星茂年产近5000吨碳酸锂项目已试产!

贵州星茂年产近5000吨碳酸锂项目已试产!

据铜仁日报梵净云天报道:近日,在贵州星茂新材料有限公司年处理5万吨废旧锂电池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现场,车间内全新的设备整齐排开,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各项作业操作井然有序。“我们公司主要做的是废旧电池的综合回收利用,经过一年的落地,现在的一期项目已初步达到了试生产的条件,现在一天的产值能达到70万。”贵州星茂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志明说。
贵州星茂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6月,位于贵州铜仁大龙开发区,是一家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的新型功能性材料制造企业。2023年2月,星茂新材料年处理5万吨废旧动力锂电池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该项目总投资4亿元,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可年处理5万吨废旧动力锂电池,其中3万吨废旧三元锂电池、2万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还可生产钴、镍、锂、锰等相关系列电池材料,回收铜铝废金属及浸出渣(碳粉)等。
据介绍,目前该项目厂房修建已基本完成,碳酸锂车间于3月份开始进行试生产,其他车间的设备调试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星茂新材料采用的技术是主流的湿法冶金技术,通过浸出、固液分离、去渣、萃取提纯等生产流程,把废旧电池中的金属物质提取出来,再制成电池材料。公司的技术团队主要是依托于中南大学的研发团队。
此前环评公示显示,通过湿法回收项目可年产电池级硫酸钴4520吨、电池级硫酸镍12950吨、电池级碳酸锂4750吨,电池级硫酸锰5340吨、氧化钴300吨、副产品工业硫酸钠38580吨。目前该公司已与园区内中伟股份、百思特和省外比亚迪、南氏实业等多家企业达成合作。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贵州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领域有了一定话语权,已经形成以铜仁大龙开发区、贵阳国家高新区等为代表的锂电池材料产业集群,孕育出中伟新材料、振华新材料、安达科技等知名企业。锂电池材料产业集群同时也带动了锂电池回收产业,目前已有贵州红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贵州锦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长虹鹏程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多个锂电池回收项目建成投产。

来源:数字锂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回收利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回收利用网)”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13126904348 邮箱:dchslm2019@126.com




电池回收、动力电池回收、废旧电池回收、梯次利用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010-88119350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