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电池工业网、中电电池材料分会、中工产业研究院联合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硅碳负极材料出货量将达到15.7万吨,预计2025年产销量将会有更大的提升。
电池材料圈从网络财经抓取数据获悉,近日有投资者向中科电气提问:
请问公司有硅基负极材料相关技术与布局吗?
中科电气董秘回答:您好!公司对硅基类负极(包括面向固态电池的硅碳负极)有持续进行投入,目前已建设完成中试产线,且有产品向客户送样测试并获得认可。谢谢!
另外,锂电池负极材料龙头杉杉股份也宣传称:公司硅基负极计划在2024年8月实现量产。硅基负极材料前驱体批量化合成核心技术,并布局了宁波4万吨一体化硅基负极产能基地,一期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陆续投试产,进一步满足下游客户需求,积极抓住硅基负极市场需求放量机遇。
硅碳负极材料科普
硅碳负极材料是指将硅材料与不同结构的碳材料进行掺杂,以提高负极材料容量和电化学性能的一种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负极材料。与传统的石墨电池相比,硅碳负极电池能够通过硅原子吸纳更多锂离子,从而存储更多能量,结合当下电池正极材料和电解质的改进,实现了锂离子电池更高的能量密度。除了为电池带来能量密度方面的大幅提升外,硅碳负极另一大优势在于高倍率充电场景下的安全性高于当前在市场占主流地位的石墨负极。
来源:电池材料圈微信公号(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