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直线上升。而伴随早期动力电池批量“退役”,行业也迎来了关键拐点,催生出巨大的回收市场。此时,高水平的回收技术、专业的回收人才、健全的回收体系等都成为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8月26日,走进长虹格润废旧动力电池拆解车间,精细化拆解生产线正在有序运转。在进行预处理后,废旧动力锂电池将经过破碎分选、酸溶浸出、萃取分离等环节,只见分离出的镍、钴、锰等金属材料被传输到不同的车间,再进行后续处理就完成了“变身”。
废旧动力电池为回收市场带来了不小的想象空间,但回收的技术门槛却不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有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两种方式,无论是拆解筛选重组作为低速车用锂电池、备用电源、储能设备等继续服役,还是提取其中的原材料再生为新电池,如果操作不规范或处理不当,就会带来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长虹格润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今年,长虹格润自主研发的废旧动力锂电池精细化拆解生产线投入运行,正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难题。据介绍,该产线可以实现废旧锂电池的智能化检测、深度放电、精细化拆解,可有效解决传统拆解工序存在的安全与环境风险,为后续材料修复或再生利用提供高品质材料供给。
而拆解产线的背后,是“硬核”的技术在做支撑,直面“退役”动力锂电池的回收痛点——安全性、规模化、高值化预处理。其自主研发的“退役锂电池智能带电破碎与脱粉技术”,独创性地采用了“连续进料极贫氧调控机制”,通过创建“微振压保护带电破碎分离技术及智能装备”,首次实现了“退役”动力锂电池带电破碎过程的安全控制(破碎环境氧含量稳定 <2%)与超高效率、高纯度分离(极粉回收率>98%,Al、Cu残留量均<0.5%),彻底解决了传统预处理方法效率低、安全风险高、金属残留影响后续材料回收质量的行业共性难题。
“这也为后续湿法冶金环节提取高纯度的镍、钴、锰、锂等战略金属奠定了坚实基础,显著提升全流程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长虹格润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目前,该装备在产能、回收率、产品质量,以及运行的安全环保性能等核心指标上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今年4月份,《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发布,这套关于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的“四川办法”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指明了方向,长虹格润也迎来了在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领域新的发展机遇。
长虹格润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长虹格润将联合锂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探索低碳清洁高值化的回收利用新路径,构建“回收-储运-拆解-修复-梯次利用”一站式服务体系,为四川省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提供“长虹格润方案”,助力四川打造锂电回收利用新高地。
来源:长虹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动力电池回收网无关。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动力电池回收网)”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13126904348,邮箱:dchslm201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