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退出
logo
主页 > 资讯 > 热点 前7个月,电池回收企业增长7.51%

前7个月,电池回收企业增长7.51%

8月18日,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当日,国内电池回收相关企业现存量达18.83万家。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占比达31.71%;其次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占比均在10%—17%之间。其中,华南地区占比达16.19%。 

从注册量来看,近十年来相关企业年注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21年注册量同比增长274.77%,达到2.80万家,为近十年来注册量增速峰值。今年以来,已注册2.77万家相关企业,前7个月注册量达2.6万家,同比增长7.51%。而在现存企业中,超4成相关企业归属于批发和零售业,其余归属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领域。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动力电池退役量正在快速攀升,回收利用相关问题已成为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有机构预计,到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82万吨,相当于数十万辆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将退出使用。如何妥善处理好废旧电池,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目前,行业内有以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为主体、以整车企业为主体和以第三方企业为主体的三种回收模式。三种模式各有优劣,以电池生产厂商为主体的回收有利于实现废旧电池资源化定向循环;主机厂得益于明显的渠道优势可以使整体回收成本更低;第三方企业能够助力电池资源最大化利用。

今年5月,全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专班召集人、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专班第一次会议,部署做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做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关系生态环境保护,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构建规范、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体系。

会议强调,工作专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要求,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工作协同,挂图作战、对表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要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相关法规规章,制修订各类锂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等相关强制性标准,用法治手段规范回收利用行为,以标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要强化全链条监督管理,紧盯电池生产、车辆报废、拆解利用等环节,打通全流程监管堵点卡点,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强动力电池流向监测,依法查处非法拆解污染环境、无照经营等行为。要加强行业能力建设,加大关键技术、工艺及装备的协同攻关和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对规范条件企业强化“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支持骨干企业做优做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来源:中工汽车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动力电池回收网无关。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动力电池回收网)”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13126904348,邮箱:dchslm2019@126.com


电池回收、动力电池回收、废旧电池回收、梯次利用
上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010-88119350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