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市经济信息委印发《重庆市培育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工作方案(2025-2027年)》(下称《方案》),计划到2027年,全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体系基本健全,初步建成西部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网络区县覆盖率达到90%。
按照《方案》,我市将培育一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建设集聚发展的回收利用产业基地2个以上,实现锂、钴、镍、锰等金属资源回收利用率持续提升,废旧动力电池组分材料、有价金属精细化提取等技术不断突破,推动动力电池智能化精细化拆解、湿法全组分资源化回收等关键共性技术实现普及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标,《方案》提出7项具体任务,包括强化监督管理、加强溯源能力建设、加速完善回收网络等。其中,在加强溯源能力建设方面,我市将建立全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平台,鼓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报废汽车拆解企业等共同参与,建设废旧动力电池“回收-运输-拆解-梯次利用-再生利用”,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流向监测,提升全链条一体化监管能力。
同时我市将加速完善动力电池回收网络,鼓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等合作共建回收服务网点,支持现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点拓展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并延伸开展电动自行车废旧锂电池回收业务,鼓励企业建设兼具回收储运和综合利用等功能的大型区域回收利用中心站,实现废旧动力电池短链条、少环节一站式回收利用;同时加强技术创新,鼓励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龙头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速突破废旧动力电池快速智能检测评估、智能化精细化拆解等关键技术,提高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另外,《方案》还提出,将运用超长期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等资金扶持,支持我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重大项目建设,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网络与溯源平台建设、创新平台打造、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重大项目用地、能耗等要素资源依法足额予以保障。
来源:重庆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动力电池回收网无关。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动力电池回收网)”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13126904348,邮箱:dchslm201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