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合肥融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有限公司三元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一次公示》。
该项目由合肥融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有限公司投建,项目总投资17.4亿元。项目占地约156.51亩,新增建筑面积约为85000平方米,主要的单体建筑物包含电池包拆解车间、浸出车间、萃取车间、电积镍车间、NCM合成车间及碳酸锂车间、全厂的配套公辅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原料库、成品库、空压站、化学品罐区、水处理等)。
项目建成后可年产1万吨三元前驱体、0.8万吨电池级碳酸锂、0.6万吨电积镍、0.5万吨电池级硫酸锰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的项目建设方——合肥融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有限公司颇有来头,其与锂矿巨头融捷股份同属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据了解,融捷集团于1995年创办,现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实业经营、科技开发和金融投资于一体的大型控股集团,产业涉及新能源产业、显示科技产业、教育科技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资源开发与加工产业、科技创新投资与金融投资等十多个行业。
融捷循环的成立,正是融捷集团在新能源板块布局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140万辆,动力电池装机量局全球首位。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定,自2016年起,乘用车制造商须为电池等核心部件提供8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随着时间流逝,如何进一步做好动力电池的回收与利用工作,成为业界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
电池回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从环境角度来看,锂离子电池中的正极材料及电解液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对于退役电池如果不做回收处理则将引发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从资源角度来看,锂电池中富含锂、钴、镍等多种稀有金属在众多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回收退役电池可以形成资源的闭环流动,缓解资源压力。
因此,融捷循环还于2023年规划了50万吨/年退役动力锂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项目,计划建设年产2GWh梯次利用电池、NCM三元前驱体材料30000吨、碳酸锂(工业级)20000吨、磷酸铁70000吨/年、碳负极材料100000吨。
随着两个项目的不断推进,融捷集团在电池回收领域的布局将逐步铺开。
来源:电池工业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动力电池回收网无关。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动力电池回收网)”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13126904348,邮箱:dchslm201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