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步伐不断向前迈进,格林美也在同步加快优质三元前驱体材料和电池回收产能布局,近年来出货量及业绩增长势头强劲。
格林美10月30日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4.98亿元,同比增长10.55%;归母净利润11.09亿元,同比增长22.66%。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9.37亿元,同比增长31.89%;实现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52.99%。
产能结构性过剩与需求增速减缓的多重压力下,格林美交出这份成绩实属不易。
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与储能行业发展带动锂电池市场需求迅速增长,导致锂电池及原材料产能大幅扩张。只是随着下游需求增速开始放缓,供需失衡的阴影逐渐笼罩了锂电产业链各个环节,企业竞争不断加剧,产能出清已经开启。
据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国内锂电产业链终止、暂停或延期的项目累计超20个,涵盖磷酸铁锂、三元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锂电池等多个环节,涉及的资金规模超1000亿元。
具体到格林美两大业务——三元前驱体和电池回收来看,今年三元前驱体市场持续波动,电池回收行情未见明显回升。
三元前驱体方面,其价格一直呈现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波动特征。这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上游镍、钴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调整,进而造成三元前驱体随之波动;二是前驱体厂商并未掌握折扣系数实质决策权,在价格谈判中缺乏议价能力。
电池回收方面,供需错配的情况下,当前电池回收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卖方市场特征,并且由于锂金属市场持续变化,行业仍旧无法突破锂价长效压制的困局,整体盈利能力承压,定价权也逐渐让渡至下游。
在市场持续波动的背景下,格林美如何稳住盈利水平?
格林美认为,关键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动力锂电池循环利用与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的稳健发展,以及关键金属循环回收增量、印尼镍资源全面达产、高端新能源材料市场的持续突破,是助力其保障盈利水平,实现业绩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核心业务上,格林美围绕“新能源材料+电池回收”积极行动。
前三季度,格林美回收拆解的动力电池36,643吨,同比增长59%;钴回收超过6,000吨;回收钨资源出货量达到5,590吨(WC计),同比增长22%;镍钴前驱体出货12万余吨;正极材料实现出货1.7万余吨。
资源保障上,格林美印尼业务出货量大增。
含参股产能在内,格林美前三季度印尼镍资源项目镍金属出货79,916吨,同比增长151%,为全年实现12万吨镍产出打下坚实基础;印尼镍资源项目自产钴金属6,534吨,有效对冲刚果(金)长达6个月的钴禁运。
技术突破上,格林美持续向高附加值产品推进。
今年,格林美全球首款且唯一实现产业化的超高镍9系四元核壳前驱体已量产发货,成功填补了全球超高镍9系四元核壳前驱体领域产业化的空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需求增长和原材料成本支撑,自第三季度开始,三元前驱体市场价格开始上涨,这也是格林美业绩上涨的原因之一。目前,8系三元前驱体价格在10.5~10.7万元/吨左右,较上月底涨幅约400元。若涨势维持下去,或将对四季度业绩带来积极影响。
按照格林美计划,其将在2025~2027年营收分别突破400亿、500亿和600亿元。
纵观近两年全球锂电市场变化,亚洲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国际能源署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电池产能在2024年突破3TWh,中国占全球电池总产能的85%。而这一部分产能中,75%以上由中国本土企业拥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欧洲电池收行业也迎来显著扩张,相关企业纷纷扩大业务规模或新建项目。面对新兴市场,包括格林美、华友钴业、中伟股份、宁德时代在内的中国企业也通过技术输出、产业链整合等一系列措施在当地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体系。
事实上,格林美的目标一直是全球市场。
首先来看印尼,这里是格林美海外布局的关键起点。
2018年,格林美宣布与由青山钢铁、邦普循环共建“青美邦产业园”项目,自此开启了在印尼的深度布局。
2023年,格林美决定在印尼投资建设印尼第一条年产3万吨高镍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计划利用印尼青美邦镍资源项目自产的MHP为原料,实现“红土镍矿—MHP原料—三元前驱体材料”的全产业链建设。
为了更好地满足欧美等海外市场对动力电池用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的需求,格林美今年年初宣布将年产3万吨高镍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的产能由3万吨扩大为5万吨。
随着全球高镍材料需求年增速超20%,格林美在印尼的布局不仅可以精准匹配市场增量,同时还在当地实现了产业链自主可控。印尼,已经成为格林美辐射东南亚及海外市场的关键支点,未来有望支撑起格林美在全球前驱体市场的份额提升。
然后是韩国,格林美正加速推进与韩国企业的合作。
2021年,格林美完成韩国浦项动力电池回收基地2万吨废旧电池处理产线的建设和运营;2023年,格林美联合SKOn、ECOPRO签订备忘录,计划投资64亿元在新万金产业园建设超高镍前驱体工厂。
最后是欧洲,其已披露的布局主要集中在电池回收领域。
2022年,格林美和匈牙利驻上海总领事馆就“新能源汽车用高镍前驱体生产及报废动力电池循环回收项目”投资事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2023年表示计划在欧洲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工厂。
只是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潮中,格林美的战略选择既充满前瞻性,也伴随着一定风险。
就企业自身而言,加速海外扩张必然会带来资金负担,为此,格林美正加速推进港股上市进程,优化资本结构的同时也有助于降低资金压力。就海外环境来看,贸易壁垒与地缘政治风险共存,为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扩张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总体来讲,包括格林美在内的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是否顺利,不仅取决于公司能否在高速扩张中保持财务稳健,更取决于全球贸易形势是否稳定,相关企业需要做好在短期避险和在长期发展之间的平衡。
来源:电池工业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动力电池回收网无关。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动力电池回收网)”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13126904348,邮箱:dchslm2019@126.com。
